解码德国:软弱的队长和板凳强盗

去年9月下旬才火线上任,10月利用美国之行完成摸底,11月突然试验“B方案”却遭遇连败,最终在3月确定了基本打法和主力阵容,连赢法国和荷兰两强。仅仅用了半年时间和6场比赛,纳格尔斯曼就基本打造出一支自己想要的德国队。

对于京多安这个由弗利克在下课之前选定的新队长,纳格尔斯曼一开始为他试验了格罗斯、基米希和戈雷茨卡等不同的后腰搭档,但效果都无法让他满意。于是他请回了克罗斯,将京多安推上10号位,也把基米希放回右后卫,并直接放弃了戈雷茨卡。为了实现更好的攻守平衡,或者说是天才与蓝领之间的平衡,纳帅还为克罗斯配备了安德里希这位“保镖”,而另一个选择是格罗斯。

克罗斯回归后,京多安的核心地位明显被弱化。

完成对中场的大刀阔斧重组后,纳格尔斯曼接下来要解决的难点在于前场四人组如何搭配。原本由萨内、穆西亚拉、维尔茨和菲尔克鲁格组成的前场在去年11月美国之行期间发挥理想,但随着京多安位置前移,加上哈弗茨今年以来在阿森纳踢中锋渐入佳境,纳帅将阵中唯一的经典中锋菲尔克鲁格放回替补席,而萨内则因停赛和伤病问题,出场顺位暂时落在了穆西亚拉和维尔茨之后。

不过,这个由京多安踢10号位,辅以两位“03后”,加上哈弗茨踢中锋的前场四人组,总是把进攻演绎得过于琐碎和繁琐,冲击力和效率不足。反倒是菲尔克鲁格、菲里希、温达夫、穆勒等替补攻击手能联袂踢出更加悦目的进攻,甚至连原本只是“陪练”的马克西米利安·拜尔,也在对乌克兰时替补大放异彩。在如今可以换5人的规则下,有如此多即插即用的替补攻击手,对于德国队和纳格尔斯曼来说固然是好事,但如果总要靠替补来解决问题,那么凭什么京多安们总能首发?

其实对于京多安的角色和使用,不少专家和球迷都颇有微词,例如德国队名誉队长马特乌斯就认为本赛季在巴塞罗那状态平平的京多安应该坐板凳。有意思的是,就连京多安自己也主动提出,队长并非主力位置的保证。而最近5场比赛,他都未能打满全场,而且被换下的时间都比较早,这可不是队长该有的待遇。

温达夫、菲里希、菲尔克鲁格和穆勒等替补攻击手总能有所发挥。

当然,纳格尔斯曼暂时还不会拿京多安开刀。对于没有充足时间再做试验的他来说,坚持使用这套经过他深思熟虑而选定的人员和打法,自然也有他的道理。其实早在卡塔尔世界杯惨败后,当时身为旁观者的克罗斯就曾给国家队支招。在他看来,为了能在欧洲杯上出成绩,德国队必须立即确立一套主力阵容,或者至少有明确的13到14名主要球员,然后依靠这套人马尽可能多地踢比赛,即便踢得不好也要坚持下去,从而培养出默契和惯性,以让球队在比赛的困难阶段得到安全感。如今纳格尔斯曼的做法就是如此。

一方面,纳格尔斯曼可以寄希望于这套主力阵容,尤其是上赛季的“三冠王队长”京多安在欧洲杯期间渐入佳境;另一方面,他也可以大胆地派上像萨内、菲尔克鲁格、格罗斯等主要替补去改变和决定比赛。对于这支目前让人有点捉摸不透的德国队,只要能在欧洲杯上走得足够远,能够挖掘出来的潜力和实力自然会越来越大。

相关阅读:

【如果马丁内斯愿意夺冠,葡萄牙队将迎战德国队克里斯蒂亚诺·罗纳尔多】

  • 德甲
  • 京多安
  • 德国队
  • 推荐
  • 热门